放生慈济法门
[宋代]:释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如此等六法,
名为六情根。一切业因缘,
皆从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觉知,
为诸惑业缚。永堕三途界,
没在众苦中。不闻正法音,
何曾知忏悔。惟愿十方佛,
菩萨众大师。慈力与冥加,
令其知发露。无始一切恶,
今日悉消除。毕故不造新,
常当修梵行。未脱傍生难,
余命愿安乐。筌网及虞罗,
愿不相值遇。饮啄随时足,
饥渴永不逢。相见起慈心,
愿不相吞噉。当承三宝力,
誓脱众尘劳。毕此苦类身,
愿生诸佛国。弥陀广慈愿,
不舍一切生。观音慈愿深,
常游五道界。愿舒五色臂,
拔我出轮回。傥若命终时,
愿垂亲接引。救我厄难得,
菩萨大檀那。悯我临汤火,
舍财赎我命。须弥与大海,
徒自谓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现生增福寿,
眷属悉团圆。来世受身时,
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主。
六賊遊戲中,心想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因緣,
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
為諸惑業縛。永堕三途界,
沒在衆苦中。不聞正法音,
何曾知忏悔。惟願十方佛,
菩薩衆大師。慈力與冥加,
令其知發露。無始一切惡,
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
常當修梵行。未脫傍生難,
餘命願安樂。筌網及虞羅,
願不相值遇。飲啄随時足,
饑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
願不相吞噉。當承三寶力,
誓脫衆塵勞。畢此苦類身,
願生諸佛國。彌陀廣慈願,
不舍一切生。觀音慈願深,
常遊五道界。願舒五色臂,
拔我出輪回。傥若命終時,
願垂親接引。救我厄難得,
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
舍财贖我命。須彌與大海,
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現生增福壽,
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
願同生佛國,和南賢聖衆。
唐代·释遵式的简介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
► 释遵式的诗(62篇) 〕
明代:
唐时升
竹荫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邻。
波间先辨来客,石畔长眠醉人。
竹蔭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鄰。
波間先辨來客,石畔長眠醉人。
清代:
陈恭尹
家世儒官独典军,紫髯三十坐高轩。战旗指处无坚垒,仕路从来有孟门。
剑长涩苔收杀气,马骄沙草散蹄痕。旧时赠客金钱尽,更向谁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
常国武
此石来何方,卓尔成丘壑。嘉名锡飞来,应从天上落。
问君底事来人间,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众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选贤。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
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衆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
唐代:
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
故人相見重凄涼。樓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長。
莫怪臨風惆怅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宋代:
苏辙
谢傅凄凉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遗贤。
使君於此虽不俗,挽断髭须谁见怜。
謝傅凄涼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遺賢。
使君於此雖不俗,挽斷髭須誰見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