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消散的近义词(xiāo sàn)
理智的近义词(lǐ zhì)
早年的近义词(zǎo nián)
认可的近义词(rèn kě)
连续的近义词(lián xù)
等待的近义词(děng dài)
绘声绘色的近义词(huì shēng huì sè)
不可思议的近义词(bù kě sī yì)
地方官的近义词(dì fāng guān)
废弃的近义词(fèi qì)
调集的近义词(diào jí)
游戏的近义词(yóu xì)
体裁的近义词(tǐ cái)
遵守的近义词(zūn shǒu)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口岸的近义词(kǒu àn)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干涉的近义词(gān shè)
号角的近义词(hào jiǎo)
领会的近义词(lǐng huì)
答应的近义词(dā yìng)
基本的近义词(jī běn)
航线的近义词(háng xiàn)
喷香的近义词(pèn xiāng)
同乡的近义词(tóng xiā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