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阻四的成语故事


推三阻四

拼音tuī sān zǔ sì

基本解释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暂未找到成语推三阻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推三阻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斩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亭亭玉立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聋者之歌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反唇相稽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