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的成语故事


功成名就

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jiù

基本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暂未找到成语功成名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功成名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力小任重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反治其身
化鸱为凤 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连珠炮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