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的成语故事


天之骄子

拼音tiān zhī jiāo zǐ

基本解释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天之骄子的典故

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派兵出击,多次得胜。

公元90年,匈奴骑兵又侵占五原、酒泉,杀掠当地百姓。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等率军反击匈奴。匈奴单于(最高首领)丢弃了粮草、武器,却保存着实力。李广利大败匈奴。这时,他家属犯罪下狱的消息传来,他很担忧。谋士献计要他将功折罪。于是他挥兵北进,浴血沙场。后匈奴单于又乘机领兵袭击李广利。他招架不住,便投降了。单于为了笼络住李广利,把女儿嫁给他。一年后,李广利遭到匈奴“丁灵王”卫律的嫉妒,被害死。

单于致书汉武帝:强胡,“天之骄子”。他要汉朝每年赠他美酒、绸缎等。汉武帝只得承认强胡难灭,以后与匈奴时和时战。

匈奴人自称“天之骄子”即为天所骄宠,故极强盛。后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天之骄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翘尾巴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